DB54∕T 0078-2024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
ID: |
AFAB76160FFB4AEBA2639E82A0C20263 |
文件大小(MB): |
0.19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05 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 0078—2024,代替DB54/T 0078—2014,平菇生产技术规程,2024-09-15 发布2024-10-15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I,目次,前言.II,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生产环境.4,5 栽培技术.4,6 病虫害防治..6,7 生产档案.7,附录A(资料性)推荐使用的平菇品种8,附录B(资料性)无菌操作.9,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于2014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代替了DB54/T 0078-2014《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生,产技术规程》,与DB54/T 0078-201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文件名称,改为《平菇生产技术规程》;,——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荣、白玛旦增、张君丽、孙慧娟、高磊、朱雪峰、王文海,3,平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平菇的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平菇保护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172 平菇菌种,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NY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色板,利用昆虫趋色性来诱杀害虫的装置,4 生产环境,4.1 生产场地,生产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4.2 栽培场所,以高效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作为平菇生产场地,要求既要保证通风良好又可密闭,通风处安装防,虫网。配备可调节温度和光照的棉被、遮阳网等,4.3 栽培场所整理,4.3.1 清洁整理,温室和拱棚内要求土地平整,使用前应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表层土壤宜经翻晒,4,4.3.2 灭虫和消毒,4.3.2.1 灭虫,采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00倍液喷雾,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4000倍液喷雾等。施药后密闭48h~72h,4.3.2.2 消毒,使用前1d~3d地面撒一层生石灰粉,密闭温室、大棚,选用含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二氧化氯等低毒无,残留成分消毒剂。使用浓度100mg/L,熏蒸,5 栽培技术,5.1 生产期,高效日光温室可周年生产,塑料大棚适宜4月~11月生产,5.2 菌种选择,选择发菌快、出菇早、转潮快、抗病、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不得使用污染、未成熟、老化、,菌丝生活力弱的菌种。菌种自制或从专业菌种厂购买,菌种质量应符合 GB19172的要求。推荐使用的品,种参见附录 A,5.3 培养料要求,培养料符合NY5099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5.4 配方及拌料,5.4.1 常用配方,可选用以下培养料配方:,——棉籽壳97%,麸皮1%,玉米粉1%,生石灰1%;,——棉籽壳93%,麸皮5%,生石灰1%,石膏粉1%;,——棉籽壳98%,生石灰2%;,——棉籽壳45%,麦秸45%,麸皮8%,生石灰1%,石膏粉1%,5.4.2 拌料,将原、辅料按配方准确称量,料水比1∶1.3,将原料搅拌均匀,以用手用力捏无快速滴水为宜,pH8.0~pH8.5,5.5 菌包制作,5.5.1 装袋,常用规格为宽23cm~25cm,长35cm~45cm,厚0.25cm的聚乙烯或聚丙稀塑料直筒专用袋。机械或手,工装袋,袋内装料要松紧适度,平均装料量2.2kg/袋~2.5kg/袋。袋口的一侧留出5cm长先扎紧,装料,后的另一侧袋口也留出5cm长,装完料后扎紧袋口,制成菌包,5.5.2 灭菌,5,当温度达到沸点时,保持12h~15h,进行常压灭菌。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高压灭菌,菌包应使用耐高,温聚丙烯塑菌包,灭菌时排净高压灭菌锅内的冷凝水后,在压强达到0.147MPa,温度达到126℃时,持,续2h~3h,5.5.3 接种,菌包灭菌后,自然冷却至30℃以下开始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规程参见附录 B,接种时解开绑绳从菌包两侧接入一薄层菌种,以布满料面为准。接种后菌包两侧改用直径5cm、宽1cm的,专用套环,用预先灭好菌的报纸或牛皮纸片封住接种口,再用橡皮筋扎口密封,5.6 发菌管理,5.6.1 发菌场地,要求温暖、干燥、洁净、通风、避光,5.6.2 发菌条件,温度保持在15℃~28℃,料温不超过28℃。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50%~80%。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遮光培养,5.6.3 菌包摆放,接种后的菌包分层按梯形堆叠于菇棚内,堆与堆之间相距8cm~10cm。冬季适宜堆5层~6层,发菌35d~,40d菌丝可长满;夏季3层~4层,发菌20d~25d菌丝可长满。菌包温度达到33℃,要及时翻堆和通风降,温,5.7 出菇管理,5.7.1 催蕾,当菌丝长满菌包后移至出菇场所,改为墙式……
……